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投资机遇分享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宽禁带半导体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热点,尤其是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氮化镓在消费电子和射频领域,均处于爆发阶段。
宽禁带半导体也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指的是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目前上海以临港新片区为主要集聚地,已经初步构建了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
据吴晓华介绍,临港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起步早、规模大、种类多、链条全,涵盖碳化硅、氮化镓、铌酸锂等类型,覆盖衬底、制造、设计、设备、封测、模组、应用等全领域。
吴晓华表示,临港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到2026年能实现设备材料及晶圆制造规模超100亿元、模组器件规模超100亿元的“双百亿”目标,将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全国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最全、创新能力最强、应用生态最好的基地。
打造产业生态赋能园区企业
上海是全国集成电路发展高地,而临港又是上海打造的又一个集成电路聚集区。
吴晓华介绍,目前集成电路已成为临港投资规模最大、产业生态最好、链条布局最全的产业,已集聚了260多家企业。而临港在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布局上又有自己的优势。
“临港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起步早、规模大、种类多、链条全,涵盖碳化硅、氮化镓、铌酸锂等类型,覆盖衬底、制造、设计、设备、封测、模组、应用等全领域,合计产能2万片/月。”吴晓华表示。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是非常讲究产业链效应的产业,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对落户企业非常重要。这点临港在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构筑上也非常明显。
吴晓华介绍,在制造方面,临港拥有积塔、新微、昂瑞微、中航凯迈等晶圆。在材料方面,上海天岳6英寸碳化硅衬底建成产能50万片/年,在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能50万片/年。
在设备方面,芯源微的涂胶显影设备、拓荆的薄膜沉积设备、华海清科的抛光设备、凯世通的离子注入设备都已批量供给国际国内宽禁带半导体制造企业。
在设计方面,瞻芯、瀚芯的碳化硅产品均已投产。在封装方面,有长电、旻艾、泰睿思等企业。在应用方面,特斯拉、上汽智己均采用了碳化硅器件,潜在需求量巨大。
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瞻芯电子”)CEO张永熙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2017年落户的,落户以后不知不觉大家都往临港这边聚集了,基本上宽禁带半导体所有的环节都在临港,这个生态就这么自然成长起来了,这就是临港的魅力。当然,背后肯定有临港的半导体规划,甚至说国家和上海层面的规划。”张永熙表示企业在这个大环境里逐渐成长起来了。
谈到临港产业链配套对公司发展的助力,张永熙表示,宽禁带半导体在临港产业链相当全,同样落户临港的积塔有一部分碳化硅的制造生产线,上海新微也是做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端的天岳先进,封装的长电,应用端的特斯拉和上汽新能源,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长三角是集成电路配套最完备的,而上海又是长三角里面自成一体的。当时我们选择上海也是考虑未来公司要做大做强,需要一个大的品牌效应,将来我们要走到世界上面去竞争的话,选择上海从长远看我们觉得是有意义的。”张永熙表示。
很显然,瞻芯电子希望依托上海乃至长三角深厚的产业链基础和优势走向全球半导体舞台。
上海谙邦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谙邦半导体)致力于为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的半导体设备研发、生产及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解决方案。谙邦半导体副总经理汪新学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同样强调产业链优势对企业落户的重要性。
“上海的半导体产业是张江、临港双核驱动布局。临港这个较为偏远一些,但地大,对半导体企业来说需要地大物博,需要上下游的企业在这里一起生根发芽,这是临港一个特殊优势,芯片是驱动,需要前端的设备,后端的材料,这些年陆陆续续企业都在逐渐配套,所以来说临港是很适合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汪新学表示。
汪新学解释称,集成电路需要产业环境,一个企业不能光靠自身发展,还需要上游的原材料、设备以及客户一起才能发展好,“离客户远的话,各种运输成本,你派出的人力物力,你的反应速度都会慢很多,上下游配套对集成电路产业非常重要。”汪新学表示。
汪新学解释,作为国产设备供应商,除了技术上过硬要满足客户需求外,价格和服务是两大优势,这必须要在产业链集聚区设厂的重要原因。
吴晓华也介绍,临港园区在丰富完善产业生态方面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大晶圆制造规模,支持积塔碳化硅、新微氮化镓两大龙头企业的规模释放,进一步引进其它国内头部晶圆制造企业。二是夯实衬底外延优势,支持天岳、新昇尽快实现“百万衬底”规模,补齐复合衬底、外延环节。三是吸引模组器件集聚,通过特斯拉、上汽智己等需求牵引,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模组器件企业。四是加大对宽禁带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和验证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支持设备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协同创新、联合创新推动技术突破
中国整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国际上有一定距离,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海外企业又占据了先发优势。
对于中国宽禁带半导体企业乃至整个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来说,都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才能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
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企业技术突破是对相关落户企业更高层次和更有难度的赋能,补齐了落户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短板。
吴晓华介绍,在产业协同创新方面,一是依托积塔、天岳、新微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电、西电、复旦等高校,建设大企业创新联合体。二是引进高能级科研平台和检测机构,支持建设针对宽禁带半导体上车应用、设备及材料准入、材料性能检测认证等检测认证平台。三是建设具备中试能力的工程技术中心,为本土设备和材料企业提供测试和验证的功能。
在推动宽禁带半导体的“国芯国用”方面,加速碳化硅功率器件上车应用,推动整车企业与本土碳化硅芯片设计及模组企业对接,对采购国产碳化硅器件的给予一定补贴。重点发展1200V和650V的碳化硅MOSFET在储能的应用,扩大碳化硅器件在储能市场的需求量。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华当天在大会上也表示,要携手共建产业高地,借助制造平台+创新联合体+国产化验证平台的作用,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确保自己的优势。
当天大会上,有两个重要的联合创新项目宣布启动。一是汽车—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联盟,这一联盟将推动宽禁带芯片更好在汽车领域应用;二是临港新片区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成立,其中积塔半导体和电子科技大学,天岳先进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有具体项目签约。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张天明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除了理论学习,还要把自己的实践环节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正好成立了联合体这种形式,可以让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起来,双方都能找到更好的结合点。
做好成果转化和金融支持、政策普惠透明
吴晓华表示,在成果转化和金融支持方面,全过程做好科创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等改革工作,科研经费从单一的专项扶持转为拨投联动。金融支持从市场化成熟企业转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天使轮、种子轮企业,形成“科创驿站、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孵化培育梯度体系。
“上海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一个优势是市场的优势,他们可以把技术很快推向市场,我们说很多技术从研发阶段推向产业化阶段,这个能力是非常难的,但在上海这块,无论从资金链还是整个市场氛围、包括政府这个推动,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张天明教授表示有些事情放在其他地方需要两三年,上海半年就可以干完了,这样上海就能更好抓住机会。
谈及园区的优惠政策,张永熙表示,上海的优势是政府承诺都能做到,而且企业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政府就会给你办理了,不会很复杂或设置很多障碍。
“上海这边都是普惠性的东西,只要符合要求所有企业都可以申请,综合水平下来力度还是可以的。”张永熙表示,瞻芯电子的一些增值税返还等政策每次都是很顺利兑现。
谈及上海针对宽禁带半导体的优惠政策,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谈了两点:第一,以往集成电路很多政策主要倾向于硅基的先进制程的,现在计划把政策门槛适当降低,可以覆盖到宽禁带领域。其次,有些中试线本土设备验证成功进入供应商体系,基于甲方在验证过程中产生的测试成本给予相关补贴,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外,只要在上海本土或者临港本土生产就可以。
李向聪也表示,临港引入很多项目都是龙头企业,比如积塔、天岳先进,这些企业对产业链带动巨大。其次,芯片应用场景也非常好,比如特斯拉和上汽新能源车在临港的汽车产能可以给园区半导体提供非常巨大的市场,上汽还投资了瞻芯电子,整体产业生态非常好。
汪新学认为,上海优惠政策力度从综合来看,比如人才引入、政企关系等综合指标来评估,就非常有竞争力。比如,临港在人才引进、后勤保障上做了很多工作,让园区的技术人员可以安心工作,“在引进人才落户上手续比其他区域更方便一些,周边也引入了很多知名的学校,解决这些工程师子女教育等问题,单身的工程师可以申请人才公寓”。
吴晓华也在分享会上强调,临港要聚焦“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通过优质的人才政策和生活配套,集聚一批产业人才,发挥人才的创新活力。临港在人才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均具有优势。过去四年,临港已经开工、建成和投用70所学校,至2025年将建成超过100所中小学校。